先进人物

  • 重大工程显风采 大师本色在创新

     

    记中央企业劳模程泽坤同志

    程泽坤2003年担任中交三航院总工程师至今,主要从事水运、路桥、市政、和物流等工程规划设计、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他秉承“技术是用于打造品质工程的”理念,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主持设计了一批国家重大水运工程项目。他主持设计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码头工程、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宁波大榭45万吨原有码头工程、舟山瞿山鼠浪湖40万吨矿石中转码头工程、蛇口邮轮码头工程、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工程、连云港港徐圩防波堤工程等项目中,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成为了行业的技术品牌、公司的技术名片,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与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程泽坤同志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主持近30项省部级课题研究,主编多本行业技术规范,打造了一批核心技术。他作为组长、副组长主编了水运工程行业中较为关键的8本技术规范。其中,《高桩码头设计技术与施工规范》(2010)、《港口工程桩基规范》(2012)、《码头结构设计规范》(2018)、《邮轮码头设计规范》(2015)、《老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2015)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2020)已颁布实施。

    他依托重大工程主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外海岛礁超大型集装箱港口)工程关键技术”、“新型桶式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其他等级的科技进步奖10余项。他撰写出版专著《桶式基础结构应用技术与实践》、《邮轮码头设计技术与实践》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与实践》。发表论文50余篇。拥有技术专利40项,近30项技术专利在工程中应用,效益显著。

    鉴于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与创新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程泽坤同志入选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 刻苦拼搏创佳绩 创新再塑洋山魂


    记上海市劳模刘广红同志

    刘广红,男,1976年5月生,1997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刘广红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研究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三航院核心技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技术”主要成员之一,主要从事港口规划和总图专业的设计工作。他秉承“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三航院精神,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已成长为一名港航领域的技术专家。先后获得2005年度上海市标杆青年突击队员,2008年度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记功个人、2011年度优秀建设者、2014年度建设功臣, 2009~2014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刘广红同志进公司工作不久,就作为第一批参与世纪大港-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的主力设计人员,他参与了洋山一期工程驻岛现场设计,在艰苦环境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十多年来默默在洋山耕耘,与其他建设者们一起创造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负责、拼搏、奉献、科学、大局”的“洋山精神”,为上海早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3年伊始,他被任命为洋山四期工程项目设计总负责人。面对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期工程要打造一个“高可靠、高效率、高智能、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港区”的目标要求,和国内全自动化码头建设技术积累不足的难题。刘广红与设计团队一道攻坚克难,建立了包括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结构、道路堆场及配套专业在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的完整技术体系,首创自动化集装箱堆场三种自动化轨道吊混合布局新模式,研发双重可调式轨道基础及轨枕结构,解决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最核心的布局模式和堆场基础协同设计等技术难题,为洋山四期工程顺利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本人也因在洋山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贡献荣获2010-2014年“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2018年5月1日晚20:08,刘广红同志公司受邀带领洋山深水港勘察设计团队参加中央电视台2018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在全球观众面前表达了公司投身航运强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未来,我们国家的港口将全面走向高度智能化,让中国贸易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 一心一意干工程 任劳任怨做奉献


    记中交劳模何继红同志

    何继红,女,1970年生,本科学历,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公司副总工程师。2018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劳动模范。

    何继红同志长期从事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台塑河静钢铁码头装卸输送及港勤设施、镇江港大港港区四期工程、深圳港妈湾港区1#-4#泊位改造工程等在内的一系列专业化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通用散杂货码头、粮食筒仓等项目的咨询和设计工作,设计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咨询和优秀设计的一等奖、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完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模式研究》课题获中国港口协会201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担任公司主编的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副主编,该规范将填补我国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

    何继红在码头装卸工艺设计及平面布置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工程中,针对洋山港区水水中转比例高的集疏运特点,创新了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的装卸工艺及平面布置,解决了堆场海、陆侧轨道吊作业量不均衡、堆场海侧装卸系统对船舶大型化趋势适应性差等技术难题,为洋山四期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公司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的主要代表人物。

  • 善学善思善开拓 能文能武能创新


    记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李武同志

    李武,1978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后工作经历,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科技部副总经理兼企业技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水运工程水工结构设计与科研工作。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航海学会2017~2018年度青年科技表彰人选、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并被纳入上海建设交通百名优秀人才名单。

    李武同志是国内新型桶式基础结构的开拓者和技术领头人,公司核心技术“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应用技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先后主持完成水下新型桶式基础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挖入式港区框筒式码头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等15项重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攻克淤泥质海岸筑港的关键技术难题。其主持的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5项,获得各种荣誉称号10次,出版专著2部,编写行业规范2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3项,近期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李武同志长期深耕于重大工程、特色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发第一线,在码头结构、接岸结构、装配式码头结构、软基处理、防波堤与护岸等港口工程领域成果丰硕。采用桶式基础结构应用技术的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获得交通水运行业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并在工程质量和环保节能上成效显著,充分显示新技术给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一线扎根练本领 海外开拓创业绩


    记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黄河

    黄河,1981年7月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三航院海外院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先后荣获2011年度中国交通建设青年岗位能手、2012年度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013年度上海市城市之星、2015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等称号。

    黄河同志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先后参加了数十项工程的设计工作,他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优势在参加工作不久就参与了上海宝钢马迹山港区矿石码头二期工程水工专业设计,该工程所处区域自然条件恶劣,水深、流急、浪高、地质条件复杂,经多方案比选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对码头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为项目顺利建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他担任水工专业负责人的温州市城区防洪堤工程,是温州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防御洪水为主并结合城市建设、景观建设的综合性公益工程。他担任设计总负责人的“刚果(布)黑角新港项目一期工程”是集港口、公路、铁路为一体的大型境外工程,项目工程规模大,海域完全开敞直面大西洋,海流变化规律复杂,波浪周期长,近岸区域同时存在破波带及卷浪区,对港区总体布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带领团队认真踏勘现场、详细分析海况、研究不同布局的优劣,最终提出合理的港区远近结合的规划方案,为项目高效推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该项目不仅是刚果(布)政府的重大规划举措,是刚果实现由单一石油经济向矿产开发、工业制造等多元化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刚两国友好合作的典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 执着发明敢奋进 工匠精神永传承

    记“上海工匠”胡建平同志

    胡建平同志1973年进入三航院,长期从事地质钻探、岩土试验、软件编程等一线工作。多年来先后主持完成核心技术研发30多项,申报专利24项,拥有“淤泥质浮泥采集装置”等国家新型实用专利7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0项。

    其创新成果突破了现有规范的限制,解决了水上勘探成本高、易走锚等行业难题,形成了一套具有低成本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近海勘察核心技术,打破了欧美等国利用核心技术垄断海外勘察市场的局面。

    近5年来,创新成果已在境内外百余项重大工程中获得技术和竞争优势,在洋山深水港、马来西亚槟城二桥等项目中实现新增产值3.5亿、利税1800万,创汇1.8亿,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3~2014年度,胡建平率领团队开发出国内首套“美标与国标岩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及国际领先的“水上单侧悬臂式勘探平台系统”等多项成果,其中5项被交通部列入2014年度《水运工程建设新技术公告》,2项被列入全国推广及示范目录,个人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优秀工程勘察奖2项。

    胡建平善于发现问题,结合理论开展创新,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由于他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第十届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能手。同时入选上海市技术专家库任技术咨询专家。2017年,他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工匠称号。2018年 ,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 技术领域带头人 岗位建功树模范

    记中交品牌员工黄明毅同志

    黄明毅同志1983年由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后进入我院工作,现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他先后主持了上海煤炭装卸公司北栈码头、澳门国际机场、缅甸蒂拉瓦食用油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三期南、北导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二、三、四期,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等各类国内外大型工程设计数十项,并担任以其姓名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近年来,黄明毅同志获得了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功臣、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等荣誉。

    作为港口航道专业学术带头人,黄明毅同志科学地应用国内外新技术,为国家的港口建设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他成功应用半圆体结构,提出判定半圆体结构在长江口自然条件下的破坏标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在主持设计洋山深水港区时,他与同事们一起开创了将袋装砂堤心斜坡堤结构应用于外海深水环境的成功先例,创新了袋装砂堤心的宽肩台斜坡堤结构并参与水利部《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由他主持设计的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航海科技特等奖、国家优秀设计奖、部优秀设计奖等。

  • 刻苦专研能实干 勇于创新乐奉献

    记上海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祁小辉同志

    祁小辉,三航院咨询投资公司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高级工程师。曾获得2006年中国交建优秀团干部; 2009年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2013年度中央企业优秀团干部;2017-2018年上海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祁小辉同志工作刻苦、勇于创新,在从事港口工程设计期间,主持和参与完成了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旗台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大丰港区三期通用码头工程、常州港二期通用码头工程等八十多个工程项目。主管前端咨询业务后,他带领项目团队先后完成长江游轮港布点城市资源研究、连云港邮轮码头开发咨询研究、南京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发展战略、中交冷链产业总体实施规划等二十多个咨询项目。工作以来,他荣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优秀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等奖项。

    祁小辉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善于将党团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单位特点大胆创新服务群众的活动载体,取得良好的成效。在他担任团委书记、副书记期间,三航院共计荣获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33项,个人荣誉24项。他还积极推动公司2007~2016年四个阶段的青年职业生涯双导航活动,每阶段对100余名青年加以重点培养。

    祁小辉同志积极组织并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活动,认真组织每年的文明交通执勤,积极推动三航院与东二小学长期共建,带领志愿者团队与渐冻症小朋友结对助学。他还动员大家为贫困地区小学捐赠书刊,设立“中交三航院图书角”,为行业贫困青年和助学对象募集爱心捐款近12万元。公司志愿者团队两次被授予“上海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 铸港万里显身手 党员二字记心头

    记中国交建劳动模范江义同志

    江义,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水工一室主任、主任工程师。他先后获得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先进生产工作者、三航院60周年十大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城市之星优秀青年、中施协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交建劳动模范等荣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工程优秀设计奖6项。

    江义同志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交集团海外战略。先后参与了吉布提多哈雷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二期工程、澳门国际机场扩建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多次远赴非洲吉布提、中东阿布扎比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海外重大项目的现场咨询和服务工作。他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业主、总包和监理方的充分肯定,在业界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为后续开拓当地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技术上,江义同志作为公司多项课题的负责人、主要参与人,积极开展港口水工结构新结构、新工艺的研发工作,始终潜心开展装配式高桩码头、码头结构加固改造、中外规范比较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中交重大课题“装配式桩基码头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高桩码头结构装配率低、设计标准化程度不足、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已成功试点应用在连云港港徐圩港区等多个码头工程。他先后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研发课题6项和公司级课题8项。他负责和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装配式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与《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规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江义同志在工作外同样勇当先锋。在2022年上海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除了处理好繁忙的工作任务,还见缝插针地参与了社区抗疫志愿活动,积极承担社区内部的快递传送、防疫物资发放和核酸检测服务工作。在他看来,这也是中交人的精彩另一面。